笔者于2011年怀揣着梦想走进了沈阳院,工作十二年来,目睹了中铝国际(沈阳院)的成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不懈奋斗,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铝国际在中铝集团的正确领导下,攻坚克难,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科技成果;扩展海外,签订了一个又一个经营合同,成功踏上了转型发展的新高度,践行了造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民生的责任担当,彰显了公司不忘初心、凝聚力量、坚定“科技+国际”发展战略的决心。刚走进沈阳院的大门,我就收到了一份厚重的礼物——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建院60周年纪念邮册。初出校门的我立刻就被它那精致的包装和丰富多彩的图片吸引了,欣赏完它的荣华,再读它的内涵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读不懂了。看着那一行行记录着沈阳院辉煌的文字,看着那一篇篇工作者发自肺腑的感想,我虽然不能明白其中蕴涵的深刻意义,但我能从字里行间里看出来大家情感的真挚和热忱。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是对自己情感最直接也是最深沉的表达。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沈阳院对员工的关怀和期望,是在我刚入职不久,参加院第五届英语大赛的时候。笔试、口试,再到后来的总决赛,院里都组织的井井有条,还在赛前对我们进行辅导。当我对着台下400余观众展现自己的时候,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油然而生,当我听到表演结束后台下的掌声,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新人,那一刻内心不光有感动,还有一种莫名的动力,有一股冲劲儿,想尽早提高自己的能力,早日为企业做贡献。现在想想,当时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不经意间我已经和公司融为一体了。这种想法,如今应该把它定义为一种“信仰”。对于公司,信仰就是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也就是具有主人翁精神。只有把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融为一体,才能在工作中积极思考、团结协作、高效地完成任务。作为一个和许多专业合作的建筑专业的员工,我对于合作深有体会。如果我们设计院的各个专业都只考虑自己的要求能不能满足,不考虑其他专业,那么最后做出来的成果只能是漏洞百出,被人诟病。这一点我在山西兴县和越南仁基项目做施工代表的时候体会最深,在施工服务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实际施工和图纸设计上的差异性以及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重要性。兴县项目现场条件十分艰苦,在现场一间简陋的综合办公室里,各专业施工代表大家围在一起讨论方案,相互配合编制设计补充文件。设计队长几乎每天都带着我们下现场,和施工单位沟通现场问题。印象最深的有一次下大雨,施工现场到处都是泥泞,业主打来电话说热力管网出现问题,需要我们去现场查看解决。我们几个施工代表二话不说带上安全帽就冲了出去,遇到积水较深的部位一个人先跳过去,然后拉着后面的人一起走。回到营地后,才发现裤子和靴子上已经沾满了泥土。在越南仁基期间,作为施工代表要参加业主、PMC和项目部组织的项目管理例会、各子项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会议。由于双方语言不通,每次和业主开会我们都要提前准备好发言稿,节省翻译及沟通的成本。有一次,需要汇报综合办公楼的立面,为了能让业主更好的理解设计意图,我用SU软件建了一个三维模型,通过动态展示方案,得到了业主的赞许。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努力都是有意义的。在越南的八个月,最开心的就是每到节假日,和项目部同事一起热热闹闹的包一顿家乡味道的饺子,看着大家每个人洋溢着幸福的笑脸,让身在异乡的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在施工代表期间,印象中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出来到现场,你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你自己,更代表我们沈阳院”。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指引下,沈阳院在海外市场上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法国“人造太阳”ITER项目的成功实施、意大利维斯梅铝厂改造项目的顺利开工、印尼BAI氧化铝EPC项目、印尼石油焦煅烧项目咨询合同的成功中标标志着沈阳院已经驶入了海外项目的“快车道”。为了适应国际项目的设计需要,与海外设计要求对接,公司不断调整设计分工,通过采用加强英语培训、对标交流国际知名设计团队等措施,帮助员工快速消化吸收国际标准,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硬实力。犹记得2019年的夏天,公司安排一家美国的设计公司和我们进行技术交流,当时的我们对美标的研究比较粗浅,本寄希望于对方能够带我们“快速入门”,结果人家只给我们提问20分钟的机会,然后就草草结束。当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钻研美标,啃下这个“硬骨头”。研究规范,首先要过“语言关”。从2019年开始,我开始组织几个英语底子好的同事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外语集训”,各自分享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心得,把丢了几年的外语“捡回来”。通过互相鼓励打气,克服了心理关,并在院里的帮助下,购买了美标相关规范及纸质版书籍,开始正式朝美标进军。最初的时候,我们每人研究一部分章节,然后分享给别人,但运行了一段时间发现效果不是很好,因为分享的时候其他人没有研究过这部分内容,无法进行深入交流。于是我们就采用“布置作业”的方式,每周布置相同的任务,等第二周大家一起针对这一内容进行详细讨论。这样的好处是不仅能把这一章节研究透彻,还能学习其他人的经验,帮助大家更快更好的掌握美标学习的规律。经过了半年多的准备,终于在BAI氧化铝项目上迎来了“大考”。BAI项目完全采用美标进行设计,我们美标团队马上投入到Criteria和Specification文件的编制工作中。这是土建室首次真正意义上接受国际专业PMC团队对采用海外标准所编制技术文件的审查。针对审查意见,我们逐条查规范、找依据并进行集中讨论。要求回复意见做到有理有据,对部分影响投资的审查意见,积极与PMC和项目部进行沟通,确保高质量完成PMC团队审查意见的回复和技术文件的修改工作。经过了近四个月的努力,终于通过了PMC团队的审查。通过此次审查,我们一方面认识到了海外项目设计审查的严格、细致,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弥补专业在上述技术问题方面的短板。在后续的工作中,我们不断的提高美标设计能力,和PMC团队开会的时候也越来越觉得心里有底气。凭借美标研究和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突出表现,印尼BAI公司100万吨氧化铝项目优化设计项目获得中铝集团2020年度“党员带群众创新”优秀项目,土建室美标设计团队也荣获公司2020度公司“总经理特别奖”。一转眼,到沈阳院工作已经十二载,我也由刚毕业的大学生变成了技术骨干。作为专业组长,我深知肩上的担子很重。每次出差到现场,都能听到业主和施工单位对我们院的技术和服务质量赞不绝口,这时候我的心里都像吃了蜜一样甜。我想,这都是前辈们带来的榜样的力量,都是一代代沈阳院铝镁精神的传承。在我们之前,有上世纪50年代初参加工作的、作为我国铝工业设计开拓者的老工程师们;有在60年代、70年代来到沈阳院,走在自主创新之路上的老专家们;还有一大批80年代毕业的新生力量,他们在“优先发展铝”的年代里开始了自己的职业旅程,致力于铝工业的蓬勃发展;90年代以至于新世纪进入铝工业的新秀们,如今已经成为铝工业设计的主力军。而现在,接力棒又交到了我们的手上,我们一定会把它接好,接稳,并努力传承下去。过去的二十年,我们成就非凡,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不断苦练内功,恪尽职守,继承老一辈“铝镁人”的优良品格,将铝镁精神内化为精神品质,主动承担起海外项目建筑设计工作,牢记工程技术攻坚克难的历史使命,为“建设拥有核心技术的有色轻金属国际工程公司”贡献自己的力量。